6月16日上午,湘阴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县委书记、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镇江出席并讲话,县长刘世奇主持会议,全体县委常委及有关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全县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代表、科创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我县深入落实岳阳市人才新政45条、湘阴县人才新政36条,出台制定《湘阴县新引进青年人才补贴支持办法》《湘阴县2022年人才工作要点》等配套文件15个,搭建市级以上科创平台30个,通过“四海揽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安置等方式招录事业单位人员281人,累计发放人才补贴、科创奖励资金960多万元,募集教育基金8105万元,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分配,积极解决人才就餐、住宿、出行等现实问题,人才满意度不断提升。 就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李镇江强调,资源要素要转化成效,要把优越环境转化为引才的资本,把科创平台转化为育才的载体,把优厚政策转化为留才的保障,把重要岗位转化为用才的阵地,让湘阴成为各类人才向往之地、聚集之地。 领导干部要转换思维,人才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上阵,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手段,强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意识,大胆探索借智借力、合作共享、市场运作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灵活性、实效性。 民营企业要转型升级,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招才引智、转型发展,各民营企业更要发挥机制灵活等优势,锚定“高精尖”发力,突出“产学研”合作,强化“长株潭”接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提高自身竞争力、打造科创主阵地。 挖潜增效要转变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统一指挥、高效顺畅的领导机制,实绩优先、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灵活多样、绩效挂钩的薪酬机制,配套完善、因材施教的培育等机制,推动优秀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深入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大力培育“新乡贤”,扩大农村实用型人才数量,储备一批后备村干部,打造“永久牌”乡土人才队伍;要科学高效利用湘阴智库和博教高双创智库联合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能、增添新智慧,集思汇智聚力,助力政府科学决策。 刘世奇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围绕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打好人才培养“三百工程”、“人才高地建设36条措施”等组合拳,构筑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 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和企业单位、协会团体,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技能技术优势,聚焦湘阴高质量发展大局大计,持续激发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和敢闯敢干的澎湃活力,在加快“奋进全省十强县、建设省会卫星城”的伟大征程上,开新局、创新业、立新功。 会上,张奕宣读了相关表彰通报决定,表彰奖励了一批优秀人才和先进集体,5名典型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县高新区、县人社局作了表态发言。
岳阳的“编外科技特派员”赵复庆
湘阴县成功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四部门促推湘阴企业专利开发和知识产权融资对接
湘阴县科技创新攻坚仗工作调度会召开
各市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人函〔2025〕290号),现组织开展第二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及范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创新企业家项目、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2025年,面向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组织推荐10名创新企业家、30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50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申报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创新企业家项目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严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2.担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具有全球视野、战略思维、创新精神和突出的经营管理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其中,民营企业家一般为主要创办人且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自然人股东。3.带领企业聚焦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科技创新、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工程)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所在企业应在经营业绩、产品市场份额、技术创新水平、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位居行业前列。(二)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严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2.担任企业技术负责人,包含技术总监、研发总监、技术副总裁、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首席工程师、总工程师等,一般不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管理岗位。3.长期工作在企业技术研发一线,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具有主持(承担)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工程)经验,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在技术研发中有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严格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2.是企业基础制造工艺方面的带头人,长期从事基础工艺技术攻关、实践操作等工作,其掌握的先进基础工艺应符合《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中“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所列方向。3.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难题或掌握先进操作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其他条件1.创新企业家项目不设置年龄限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重点支持55周岁(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人选,对中西部、东北地区年龄限制可放宽2年。2.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申报人已与所在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且已在申报企业工作3年以上(2022年1月1日以前入职)。3.申报人所在企业成立时间应不少于3年(2022年1月1日以前成立),所属主营业务领域应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中,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或总公司)的主营业务领域也应符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要求。4.申报人要严格落实人才计划优化整合有关要求,入选相关人才计划的,不得申报本计划,避免人才计划重复支持。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在创新企业家项目、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中仅可选择一项进行申报。二、支持政策(一)依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组织入选人才参加国内外专题研修培训。支持入选人才按规定通过挂职、特聘等方式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进行培养锻炼。(二)在符合申报条件的前提下,优先支持入选人才所在企业承担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项目(工程)。将入选人才指标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示范项目的认定或评价体系。(三)可推荐符合条件的入选人才申报“国家工程师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五一劳动奖章”等表彰奖励。创新企业家项目、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入选人才可直接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入选人才由中央财政给予每人25万元经费支持,支持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各地、各单位根据实际,对入选人才在积分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支持。三、推荐要求各市州工信局负责本地区省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人选推荐工作。(一)材料填报。申报人请下载申报客户端,按照要求进行填报。填报材料包括申报书及有关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1)有效身份证件;(2)学历学位证书;(3)工作经历证明;(4)企业营业执照;(5)干部任免文件、控股证明或在职证明;(6)项目(工程)成果证明;(7)知识产权证明;(8)荣誉奖项证明;(9)廉洁或无违纪违法证明;(10)企业近三年完税证明;(11)收入证明;(12)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等。其中,(1)—(9)项为三个项目必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第(10)项是创新企业家项目必须提交的材料,第(11)项是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必须提交的材料,第(12)项是申报人需要说明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二)审核把关。各市州工信局要加强对申报人材料的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填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三)材料报送。请各市州工信局于2025年8月20日前报送申报材料电子版(刻录光盘)和纸质版,电子版材料包括所有推荐人选的申报书,纸质版材料包括所有推荐人选的申报书1份、推荐人选汇总表1份、推荐函1份(均加盖推荐单位公章)。联系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教育处 涂薇,省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事务中心 刘璐 0731-82817322;申报材料报送地址:省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事务中心(长沙市雨花区黄土岭路187号6楼618办公室)四、其他要求对违反下列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取消其享受的支持保障政策,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一)不得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要求的活动。(二)不得利用本计划的支持政策,通过多头申报、虚构项目、兼职挂名等方式谋取不当利益。(三)不得借申报之名抢挖中西部、东北地区人才。(四)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申报人,应当与中央财政安排的支持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其他资金做好衔接及政策协同,避免重复支持同一工作室的同一工作方向。后续相关工作实施中,如发现重复支持同一工作室的同一方向的,将取消先进基础工艺人才资格,收回中央财政相关支持资金,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附件:请点击此处下载申报客户端进行申报(请解压后使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7月30日原文链接:http://gxt.hunan.gov.cn/gxt/xxgk_71033/tzgg/202507/t20250730_33754030.html
关于组织开展湖南省2025年先进制造业“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5年度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24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喝水,是每日寻常事,也是民生大事。在城市,一拧开水龙头,清水便源源不断。但对于深山中的村民来说,受制于地形和环境因素,“喝水自由”却往往是一种奢望。桂东县槐村村航拍。(黄莎娜 摄)大山深处,如何解渴?桂东县槐村村,地处罗霄山脉腹地,全村453户人家分散在9个山坳之中,过去,村民大多依靠山泉水度日。旱季来临时,挑水、找水、囤水,成了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那时候天不亮就要出门挑水,一担水得歇好几趟才能到家。”村民胡桂招回忆道,“干旱时连洗衣做饭都要省着用,更别说痛快洗个澡了。”槐村村民胡桂招在自家院子接水洗菜。(黄莎娜 摄)缺水,不仅困扰着日常生活,更绊住了村庄发展的脚步——年轻人纷纷外出,产业迟迟不愿进山。改变,始于一股不甘“望天吃水”的决心。2015年,槐村村开始将零星散布的山泉溪流整合起来,建设集中供水设施。2019年,随着5座储水池陆续建成,槐村村终于实现了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清泉开始流入每一户人家。但硬件建成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水一直流下去”成为新的考题。“再好的工程,没人管、没钱修,最后只会荒废掉。”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东坦言。由此,一条可持续的管水探索之路开启。遇到问题就开会商讨办法,在一次次集智中,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村里也逐渐摸索出“建设、管理、维护”“三位一体”的可持续机制。而这套机制的核心,就在于“让水有价,更要有值”。他们推行差异化水价:本村村民享受1元/吨的普惠价,外村用户则按市场价协商定价。同时,每块水表每年提取10元作为维修基金。“一开始大家不理解,觉得祖祖辈辈喝水都不要钱,现在为什么要交?”陈建东说。通过耐心解释和透明管理,村民发现每年水费支出并不高,却换来前所未有的用水便利,渐渐接受了这一制度。管水员每天都会巡查管线,监测水质。(李琳霞 摄)槐村村将饮水设施全部纳入村集体资产,由村委会统筹管理、监委会监督、村民广泛参与。村里聘用了两名专职管水员,每日巡查管线、监测水质,工资与绩效挂钩。“我每天都要查看管道是否破裂、水质是否正常。”管水员李胜雄说。村里还通过向外村供水拓展了集体收入来源,反哺工程管护,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每一笔水费收支都定期公示,接受村民随时查询。民监督、民参与,真正实现了“活水长流”。村里定期公示用水清单。(黄莎娜 摄)清水,不仅滋润了千家万户,更激活了山村的发展潜能。有了稳定水源,槐村村和周边地区陆续兴起了70多家民宿。假期时,不少游客沿着S351省道来到这片绿意盎然的山村,享受恬静的田园生活。“以前水没有保障,开民宿也没有底气。”槐村里民宿的主理人罗霄笑着说,“现在通了自来水,客人能随时洗热水澡、用放心水,生意也越来越好。”安全饮水,不仅保障了基本民生,更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实支撑,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为“金山银山”。为确保水质安全,槐村村实施从源头到龙头的全周期防护:储水池配备自动化消毒设备,管水员每日巡检;专业机构定期对水源水、末梢水进行20余项指标检测;水源地被划为保护区,储水池每半年清淤一次……这一系列精细措施,让村民喝上了真正的“放心水”。村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清水,主动参与管护工作,发现漏水立即上报,“人人护水”渐成风气。桂东县水利局也将农村饮水工程列为重大民生项目,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以奖代补”等方式为工程的可持续运行保驾护航。涓涓清流,不仅流进了农户家的水缸,更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作为“全国文明村”,槐村村因水而兴、因水更美。如今,“以水养水、共享共赢、长效管护”的“槐村模式”已成功推广至山田村、流源村、白竹村等周边村落,让更多山区群众告别“吃水难”,迎来“幸福水”。水,至柔至韧,遇山开山,遇壑填壑,总能循路向前、奔流不息。一如槐村村从“饮水难”到“用水甜”的探索之路,它不仅破解了民生考题,也输出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治理方案。从盼水到亲水,从挑水到卖水,一股清泉,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江大河中,一路流淌,一路生机。来源:哲学里的郴州
科技 “智” 援 (八)丨曹镇东:以技术创新赋能锂电新能源产业
分享“郴州好水”故事 解锁“绿色转型”密码
“两山”理念带来山河巨变——写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总书记“两山”理念指引美丽中国建设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