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矿业发展前景可期 跨国并购仍是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4日

“受新冠疫情影响,整个矿业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似乎越来越严苛。”近日,亚太能源投资公司总裁薄少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薄少川指出,对于矿业行业来说,如果新冠疫情成为一种“新常态”,和“前疫情”时代相比,新建的矿业项目的建设周期可能拉长,投资可能加大,运营成本可能更高,这些都会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性。而对于境外项目,因为供应链更长,消耗品的存货量会上升,增加了流动资金的需求。如果这些方面对整个矿业行业内同行的影响均等,倒也无所谓,只是意味着全球作业效率同比下降。但更大的可能是对不同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导致因新冠疫情引起的作业效率上的差异,进而因优胜劣汰而产生重组和整合的机会。

在谈到矿业企业如何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带来的风险时,薄少川从运营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矿山企业作业现场都要增设应对新冠病毒的设施、人员以及和外部医疗资源的随时对接;现场的食宿、办公、通勤的交通设施都要考虑到应对新冠疫情的需要;供应商和供应链需要更多的备份;对某些矿产品,甚至客户也需要更加多样化。在公司层面、现金流管理上,财务和债务的管理需要更加保守和稳健。

薄少川认为,矿业行业未来发展将持续向好。他指出,虽然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矿产品的需求在强劲回升,但是从全球来看,疫情还远远没有过去,需求还处于低点,“后疫情”时代的矿产品需求相对上升是无疑的。为应对疫情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各国政府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救济和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会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转化为对矿产品需求及其价格的推动。当然,不同矿种的基本面不同,发展态势也会不同。比如,美联储无限量经济救助的“兜底”姿态推动了黄金价格的快速上涨,黄金行业已进入牛市。

作为深耕海外多年的国际矿业战略投资人,薄少川认为,疫情期间海外矿业并购、抄底未必现实。他分析,虽然全球经济尚未恢复,但是很多股市在经历了今年3、4月份的大跌之后走出了漂亮的V字型反弹,因此,因疫情影响而造成的“底”对很多矿业股来说某种程度上已经过去了。即使在当时的“底”之中,国内投资人,就“抄底”而言,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障碍。

国内投资人的境外收购基本上都是“善意收购”,即通过与被收购方通过谈判达成收购协议而收购对方。善意收购一般会去现场做尽职调查。除非是疫情暴发前就已经做过现场的尽职调查,疫情造成的旅行上的诸多不便限制了现场尽职调查。

在市场低位的“敌意收购”(真正的“抄底”),即越过被收购方的管理层、董事会而在市场上强行收购,难度就更大了。“被我们所看好的公司大多都有保护自己、以免被低价收购的‘毒丸’,加拿大一般称为股东权利计划。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政府都推出了保护本国企业免于被低价收购的措施。所以,以并购的方式抄底的机会很少。”薄少川表示。

具体地说,澳大利亚于3月29日推出了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外商投资的临时措施,把需要审批的外商投资门槛降低到了零,也就是说,外商购买一股澳大利亚公司股票、向澳大利亚公司投资一元钱,也要审批,并且把审查时间从原来的30天延长到了6个月。而后,澳大利亚又于6月5日发布了外商投资改革措施,大大加强了外商投资的审批和投资后监管力度。虽然还只是政府公布的改革措施,尚未完成立法,预计立法阻力应该不大,可以视为“后疫情”外商投资的改革方向。

加拿大则于4月18日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外商投资的政策声明,也把外商投资的审批门槛降到了零,并且特别提到了国有企业,以及与外国政府有紧密联系或直接接受外国政府指令的非国有投资人。

因此,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法律法规上的变化无疑为国内公司的境外矿业并购大大增加了难度和交易的不确定性。

虽然有诸多困难,国内投资人在国际矿业市场上也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对此,薄少川建议,并购是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可能每一个项目都从勘探开始做起,应当在被并购、被投资对象所在国的法律框架内在交易模式上多想办法,比如,在项目层面上合资、合作。毕竟每一个新建项目都需要融资,而中国是个资本输出国。矿业是一项长期的业务,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和障碍吓倒。虽然有方方面面的挑战和困难,仍然需要做好自己的功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