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充分释放中国制造能量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17日

疫情在全球蔓延已经给制造业带来巨大冲击,且从长期来看,很可能会导致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和产业格局的重构。刚刚经历了国内疫情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抵御全球疫情带来的二次冲击。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从长期看,全球制造业将进入多强并存、多区域发展、多元共治的新格局;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要扬长补短、攻守兼备,用供应链思维来指导未来产业发展。

全球制造业将进入多强并存、多区域发展、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看,疫情对制造业冲击大。受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流等断流、缓流的影响,制造业在供给、需求、流通、要素供给等方面承受多重挑战与压力,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运行成本大增,运行效率陡降,产能过剩与产能闲置并存。从中期看,制造业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好转、国内政策支持效应显现将恢复与好转。同时,疫情冲击带来各国产业发展的此消彼长,世界制造业格局会有较大调整,美欧日印等国会对供应链战略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基于供应链安全、国家竞争的原因,全球供应链会有一定程度的改流,全球供应链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从长期看,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会显著提升,越南、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地位也会提升,美欧日地位相对下降,进入多强并存、多区域发展、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智库规划研究所所长程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疫情暴发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供给端和需求端。从供给端看,近期多个国家上调疫情警戒级别,人员流动受限、物流交通受阻、企业停工停产,破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虽然我国各地大部分企业已经在有序复工复产,但如果上游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中间模组等部分进口物资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或导致部分行业和企业无法有效达产。从需求端看,疫情蔓延造成的恐慌或在短期内导致对部分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但长期看,我国外需导向的出口型产业或受到较大冲击。

扬长补短、攻守兼备用供应链思维指导我国未来产业发展

如何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释放我国制造业能量?魏际刚认为,这里有战略与战术的问题,要有系统思维、战略思维。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要扬长补短、攻守兼备,要用供应链思维来指导未来产业发展。要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推进制造业全方位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全球化步伐,在全球合理配置资源、整合资源。在关键领域要把自主发展与开放发展结合起来。要培育打造一大批链主企业,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深做好配套,通过打造产业大生态,让供应链更有弹性,让产业生态更加强大。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程楠表示,我国制造业需要充分发挥既有的生产能力优势和产业链配套优势,大力培育产业集群生态优势和新兴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的重塑中凸显中国制造的地位和作用。一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先进制造能力,用更低的能耗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稳定的品质,满足更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二是高度重视培育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进一步巩固我国产业链配套优势。支持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再通过持续的人员、业务和管理培训,引导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三是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载体,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介用”多主体共生的产业生态圈,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创新节奏和方向。四是以新基建为契机,以满足强大内需市场为牵引,抢抓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努力争取新的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

“中国制造业未来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创新,全方位释放中国制造业能量,激发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热情。要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助力中国制造业腾飞。”魏际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