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22年打造绿色冶炼标杆企业之路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10日

有这样一个企业,虽然建厂时不足千人,却承载着当时全中国5亿人对于民族铜工业的热切期盼与梦想;虽然身处江南小城,却勇开时代之先,冶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铜水。它沐浴着全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闪速炼铜工厂的自豪和荣光,依托科技、立足创新、不懈奋斗,把一个初期电铜生产能力仅有10万吨的工厂,建设成了产能翻两番的绿色冶炼标杆企业。

它就是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在新中国70华诞和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成立70周年之际,金隆公司也迎来了投产22年的纪念日。金隆公司的前身是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1953年5月1日,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1997年11月8日,第一冶炼厂改扩建工程——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是当时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以及安徽省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22年风雨兼程,22年累累硕果。从铜陵有色选派精兵强将,到一批批人才反哺弄潮;从借鉴其他企业管理与技术方法,到成为绿色冶炼标杆企业。如今,金隆公司正怀惴梦想,炼就腾飞翅膀,在打造国际一流铜业企业的征程中展翅翱翔。

技术改造 释放发展内力

1997年11月8日,历经4年多的高强度建设,金隆工程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10万吨阴极铜,与国内、国际的先进同行相比,生产规模仍然偏小。金隆人深知,生产规模偏小,使企业在同等加工差异条件下,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长此以往,企业的处境和生存状态将更为艰难。要想有效地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就得走内涵挖潜、规模发展之路。

金隆公司建成投产不久,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水平,由于原设计能力不均衡,粗炼能力存在较大的富余,而电解能力却相对不足,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粗炼富余能力,发挥电解的设备潜力,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产量,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金隆公司开始了第一次挖潜改造。

2000年3月,金隆公司董事会决定在确保设备生产稳定、经营正常的情况下,进行挖潜技术改造。这就是说,金隆公司一边要坚持生产,一边要进行挖潜技改。15万吨挖潜改造工程包括熔炼、硫酸、电解、公用工程4大系统共19个子项目。从2000年1月开始工程立项报批,到2002年5月技改完工,历时两年半时间,整个项目实际投资1.38亿元,比概算节约了近5000万元,取得了年多产5万吨阴极铜的效果。

尝到挖潜改造甜头的金隆公司,并没有停止挖潜改造的步伐。第一次挖潜改造完工后,金隆公司做出了“30万吨改扩建分两步实施”的总体部署。2003年9月,通过了《扩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万吨扩建改造工程正式批准立项,该项目包括闪速炉、电炉、吹炼、电解精炼、硫酸5个工序、52个子项目。电解扩建工程开工,硫酸系统改造工程开工……一个个精心安排的扩改建子项目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5年3月,金隆公司向闪速炉改扩建发起了总攻,开始了首次闪速炉冷修,仅用50多天就完成了闪速炉冷修。当年4月20日,闪速炉第二炉期投料成功,标志着金隆公司21万吨挖潜扩改建项目获得成功。仅用了16个月时间,整个扩改建项目实际投资3.64亿元,获得了年多产6万吨阴极铜的产量。金隆公司又打了一场挖潜改造的漂亮仗。

2005年6月,该公司完成了《35万吨挖潜改造项目的可研报告》。7月,便获得了安徽省发改委批复。35万吨挖潜改造工程由冶炼、硫酸、电解、总图运输和公用工程5个系统组成,共有80个子项目。2006年1月,第三次挖潜改造项目正式动工建设;2007年1月,闪速炉第二炉期大修及熔炼、硫酸系统新增工艺设备对接完成;2008年4月,新圆盘浇铸机开始浇铸阳极板;PC电解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于2007年6月、2008年6月产出阴极铜。金隆公司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21万吨到35万吨的跨越,硫酸年产量猛增到90多万吨。三次挖潜改造,金隆公司总共投资16.8亿元,产量增长了2倍多。

在三次挖潜改造项目中,金隆公司的许多做法受到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如挖潜理念、项目调研、总体设计、分组实施、联席会议,工程实行“以天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节点,以节点保总工期”等做法,以及设备公开招标、项目招标、严格审核各项费用开支等,在铜陵有色乃至行业企业广泛应用和推广。

此后的几年,得益于挖潜发展的金隆公司,相继在熔炼、精炼、烟气制酸、电解技术指标优化等持续挖掘工艺、设备潜力,还创造出中国铜业乃至世界铜业多项领先的经济技术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投产初期增长97%,吨铜加工成本较初期设计水平下降65%以上。

自主创新 推动高效发展

一直以来,金隆公司将科技兴企作为战略规划和重点工作,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工作体系和人才培育机制,为企业技术挖潜、优化指标、提升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科研成果,且部分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如:闪速炉高热负荷条件下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控制技术、电炉渣受渣及渣选矿技术、粗铜无氧化掺氮还原火法精炼、PC电解生产控制技术等代表性工艺技术;代表性科技成果《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主体设备国产化,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解决了铜冶炼长期存在的高污染问题,有效地促进了重有色金属冶炼的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金隆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之路,共获国家专利54项,各级科技进步奖24项,还获得了“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金隆公司从科学定岗定编入手,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与配置,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潜力,加大员工培训与人才培育力度,持续深化职业健康管理,着力减少辅助岗位需求。企业内部充满蓬勃向上的正能量,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高,彰显了金隆职工昂扬奋斗的精神风貌。先后获得“铜冠卓越绩效奖”“中国铜业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绿色冶炼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金隆公司通过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管理、狠抓安全环保工作,加大资金与设备的投入力度,使周边及厂区环境得到持续改善,资源利用效果不断提升。硫的捕集率达到99.97%以上,水的循环利用率稳定在97.1%以上,尾气二氧化硫浓度、废水污染物含量等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冶炼废渣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全方位达到国家颁布的《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彻底解决低空污染、粉尘超标等问题,实现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固化环保理念、意识、成果,建设铜冶炼行业的样板工厂。分获安徽省、铜陵市“生态经济示范基地”称号,获“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友好企业”“环境诚信企业”等环境评价,成功闯出一条具有鲜明特征的“绿色冶炼”发展道路。

作为铜陵有色冶炼版块创新发展的主要试点企业之一,又兼具合资企业这一特殊属性,金隆公司客观上更有利于形成新的体制和运作机制。首先,形成了一套与财务会计相互依存的管理会计核算体系,集预算编制、计划制订、经济活动分析、组织绩效考核等生产经营职能管理于一身。覆盖从行政到生产、从科研开发到人力资源、从安全环保到辅助生产等各个领域,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从空间到时间实行全方位调控。在原料采购、消耗及成本上做到科学定量,在各项成本大幅降低的同进,挖掘设备和人力潜能,在“一升一降”中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预算管理准确性逐年提高。其次,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取消传统的生产调度体系,采用横向联合为主的“工序服从法”,每道工序均对上下游工序负责,互为龙头互为龙尾,形成相互依存的“生产链”。第三,严格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实施有效监管;严格特种设备管理和消防管理,强化风险隐患整改与过程管理,规范危险废物管理。

22年来,金隆公司通过行之有效的挖潜、创新、改造,实现了主产品产能从10万吨到45万吨的跨越,累计生产阴极铜676万吨、硫酸1833万吨、销售收入3124亿元、出口创汇30.8亿美元、上缴税金334亿元。获评“中国纳税500强”“安徽省先进集体”“中国外商投资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铜官巍巍,长江滔滔。成就代表过去,未来重任在肩。金隆公司将固化发展成果,深挖内部潜力,高效整合资源,实现从规模发展到提质发展转型,加速推进信息化、集约化经营等系列举措,为打造国际一流铜业企业不懈努力、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