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让蓝碳助力实现“不减产的减排”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15日

“科学研究应与国情紧密结合。”这是中科院院士焦念志坚持海洋蓝碳研究的动力之一。 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成为当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但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才是硬道理”,焦念志认为,中国不能以影响国民经济命脉为代价来进行硬性减排。

“我们国家之所以有现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如果没有经济地位,根本没有话语权,所以保障经济发展还是第一位。”在近日于青岛举行的鳌山湿地论坛上,焦念志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有得必有失。进一步发展必然会有排放。对此,他认为,增加碳汇(即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尤其是海洋碳汇,是一个两全之策,有助于实现“不减产的减排”。

 

微型“碳泵” 实现领跑

 

在世界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即“绿碳”中,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被称为“蓝碳”。“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1%,平均深度达4000米,其储碳量相当于大陆的20倍和大气的50倍。”焦念志说。根据联合国《蓝碳报告》,包括浮游生物、细菌、海藻、盐沼和红树林等在内的海洋生物固定了全球55%的碳。

他强调,储碳和固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储碳是要把碳封存一段时间,而固碳是把碳长期储存在物质里。相较于海岸带,他认为,海洋是更好的固碳方式。那么,生产率高的海岸带为何不是碳汇,反而是排放源呢?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海洋碳汇要陆海统筹考量。”焦念志向《中国科学报》解释说,由于我国农业施肥超量,1/3甚至一半以上的化肥随淡水进入海洋。而海洋有一种刺激效应,会把淡水里的惰性物质再次激活,将好不容易在陆地上储存的碳释放出去,只有很少一部分碳被存下来。

与海岸带相比,海水有着非常大的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储存能力。因为海洋中充满微生物,它们可以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长期保存在水体里。这正是他与团队提出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的储碳机制。

自2008年以来,MCP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科学》杂志评论文章称此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国际靠前海洋研究委员会(SCOR)为此设立了MCP科学工作组。今年9月发布的IPCC海洋与冰冻圈报告也纳入了这一储碳机制。

“因为这个概念是我们提出的,别人在跟着我们做,所以我们拥有话语权。这有助于让我们在减排方面从被动走向主动,由跟从走向领跑。”焦念志说。

 

生态工程 立足科研

 

在焦念志看来,增加海洋碳汇,需要把陆海统筹考量和海洋生态工程结合。而开展海洋生态工程必须基于科学研究,因为一些时候看到的现象只是一个方面。

以海洋养殖产业为例,更好的做法是将动植物养殖相结合,否则如果只强调单方面,就会出现偏差。比如,在贝类养殖中,碳酸钙沉积形成贝壳是人眼可见的,但每沉积一摩尔的碳酸钙就会释放等当量的二氧化碳却是隐形的。加上贝类会呼出二氧化碳,这使得该类养殖是排放源,而不是碳汇。

与此同时,海洋植物的固碳能力极强,其生物量虽然只有陆生植物的0.05 %,但两者的碳储量不相上下。不过,焦念志指出,相关养殖应在外海,而非近海。近海是要减少陆地营养盐的输入,外海则是要把营养盐提上去。“但这里不是通过人工干预在海水中加入外源的东西,而是在生态系统的内部进行调节。”他强调。

比如海水上部养殖缺乏营养盐,可以把海底的营养盐“借”上来,让海带长得更快更多。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海底的营养盐就像‘定时炸弹’,一次台风就可以让它突然爆发,在台风过后形成赤潮。而人工释放的上升流会慢慢地释放海底的‘炸弹’,同时补给养殖区。”

“要想充分利用海洋这个巨大的碳库,就要了解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焦念志说。据介绍,自2014年蓝碳正式纳入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已实施五项在研重点研发计划,同时有两个项目准备实施。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海洋蓝碳的认识。

 

蓝碳交易 呼之欲出

 

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当前我国海洋蓝碳交易也已经呼之欲出。焦念志介绍,近日在海南举行的会议上,参会者对此具有很强的动力。“碳交易,简单讲就是给厂矿企业一个排放的基准,用碳汇交易解决企业超出基准的生产额度,把它们生产的碳储存起来。”他说。

海洋储碳的优势是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其存储周期平均约为5000年。而且惰性DOC不易被海水溶解,因而不用担心海洋碳汇会导致海洋酸化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生物、地球化学、地质结合一起,实现大规模碳储藏。”他说。

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国际上就在倡导海洋碳交易,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使其一直未能推进。焦念志认为,这些变化也给中国领衔蓝碳交易提供了一个机遇。

“以前是我们被动地被人家追着喊着让达到,因为中国排放量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全球变暖的问题解决掉。”他说。

由焦念志牵头建立的全国海洋碳汇联盟就搭建了一个产、学、研领域交流的平台,并有助于推动建立相关行业标准。例如,中海油在渤海、西沙群岛建立了碳汇与环境监测站。这不仅贡献于国家需求,而且展示了中国企业的环境意识与国际形象。

“如果把碳交易做实,就能确确实实地解决这问题,给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排放提供一个出口。”焦念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