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工程机械“湘军”进京,一片叫好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19日

长沙哪些产业是世界级?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无疑属于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在2019年9月最新发布的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12家中国企业中有4家来自于长沙。

长沙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之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1639亿元,在全国占比28%,是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出口的主战场。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月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湘军”为代表的企业又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这些天,发布新品、签约订单……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忙得不亦乐乎,展示出旺盛的创新力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最强“湘军”产品阵容亮相北京

在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工程机械展的上千家参展企业中,工程机械“湘军”展区成为参展观众频频打卡的“网红地”。

之所以广受欢迎,从三一重工此次参展的展品足见用心。

开幕式当天,一台1998年产的泵车成为三一展馆“最吸睛”的展品——这是三一重工研发的第一台泵车,也是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泵车。

在这台“老爷泵车”前,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与车主张云峰相谈甚欢。该泵车曾在青海工作了11年,2009年被三一回购,收藏在三一长沙产业园的展馆内。

不仅仅是辉煌的历史。作为本年度的行业盛会收官之作,三一有26台“最强”的主机设备参展,包括混凝土机械、路机、挖掘机、起重机等。

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则以“智能制造·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携旗下6大类32款产品亮相。在2000平方米绿色与智能化交融设计的展区中,身披“极光绿”的中联军团或整齐列队、或律动演示,4.0智造精品颜值与内在并存、科技与绿色共舞,展区内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工业车辆各个板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相比前两家企业,铁建重工参展面积并不大,只有1200平方米,但已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参展企业之最。

记者了解到,铁建重工展品涵盖掘进机、隧道装备、轨道系统、交通装备、高端农业机械、煤矿装备等产业板块20余种产品。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应用于高原高寒风险超级工程的超级地下工程装备。

十余款新品发布凸显创新实力

在这个众企云集的舞台,工程机械“湘军”的一批“新锐”产品首次亮相。

展会上,三一泵送事业部召开了全系列“国六”新品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3台符合国六标准的崭新装备。它们是行业首款满足国六标准、搭载智能网联的搅拌车SY412C-10W,泵送油耗下降15%的节能泵王C10车载泵,以及重磅产品C10泵车。

“这款新泵车在传统C8泵车的基础上,采用了行业首创集成铸造节能阀组技术。”三一泵送事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技术可以让新款泵车压力损失降低25%,液压件寿命提升15%,大大减少液压漏油故障。

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也一次性发布了10款E-10系列新品,包括9款液压挖掘机和1款推土机。

中联重科副总裁、土方机械公司总经理付玲介绍,新产品的动臂、斗杆等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大幅提升。此外,一站式集中保养,缩短了32%保养时间,可为用户节约50%以上保养成本。

铁建重工发布的双臂混凝土湿喷机再次填补世界空白。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特种装备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刘金书告诉记者,目前在郑万高铁湖北段苏家岩和巴东隧道,已使用双臂混凝土湿喷机作业,混凝土回弹量低,控制在15%以内,与喷射速度每小时30立方米的单臂湿喷机相比,双臂湿喷机喷射效率提高了60%。

不难看出,智能化、无人化、节能环保是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新时期工程机械“湘军”正在承担的历史责任。

频频斩获订单展现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看来,今年以来,我国工程机械市场保持稳健增长,给企业带来新机遇、新动能,也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优势。

据苏子孟透露,目前国内行业年销售收入为6000多亿元,未来增长空间依然较大,而且从2016年以来,行业年均增速达10%以上,今年挖掘机和起重机销售和出口均保持高速增长。

行业协会对前景的乐观预判,无疑给行业注入一剂“强心剂”。代理商大额购机,工程机械企业放心签单。

在三一重工的展馆,购买工程机械设备的客户络绎不绝。开展首日,三一重工获得订单及意向订单超3亿元,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行情通通火爆。

中联重科在发布两款新的高空作业机械后,与来自山东、天津、北京的客户相继签约合作,充分彰显了中联重科强大的研发创新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铁建重工更是签下“十亿级”订单。

展会期间,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铁建重工举行绿色建材和矿山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10亿元。协议签订后三方将依托伊电信阳400万吨/年砂石骨料加工项目为示范点落地,并借助三方各自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共同开展对建材、金属矿山以及河道资源综合利用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并且后续会在矿山、房地产、金融等多个产业和渠道展开全方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