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直击“厅长通道”丨朱皖:湖南掀起科技成果转化“新高潮”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6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


1月1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首场“厅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走上通道,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晒工作成效、话落实举措,传递决心、提振信心。以下为现场实录:

湖南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中有一条提到,湖南出台了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并发布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新政有望为我省进一步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请问截至目前,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在新的一年里,我省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还会有哪些“组合拳”?

朱皖:谢谢您的提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果转化,高位推动出台了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二十条;省人大开展了成果转化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省直各部门,全省各高校,各市州园区,以及广大企业和机构等协力落实,在全省掀起了成果转化的“新高潮”。

一是激发了转化动力。新增10余所高校开展成果赋权改革试点,省内近90%本科高校出台或修订相关配套制度。我们看到,通过成果转化,有校领导获得了股权激励,有一大批科研人员拿到了股权或现金,有百余名教师获评了副高以上职称。

二是优化了转化生态。去年,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工作站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新布局20家中试基地、32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征集发布的高校成果和企业需求均超过了千项,举办近千场“双高”对接活动。

三是培育了转化主体。首次遴选公布了15个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央视《经济半小时》专题推介我省创新联合体新模式。引导市州园区提升企业转化和承接能力,3家国家高新区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前20强,居全国第一。

2024年,全省高校登记技术合同超万项、同比增长48%,成交额达57个亿、同比增长56%,特别是,我省高校成果本地转化率首次超过50%。

下一步,我们将从端发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从供给端发力,健全成果转化导向的评价机制,更鲜明地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多产出可应用的成果。更大力度深化成果赋权改革,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转化。借力省内外“大院、大校、大企”优质资源,更大范围吸引优质成果在湘转化。

从需求端发力,加大研发奖补受众面,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重大平台建设,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转化应用重大成果。用好金芙蓉科创基金,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优化知识价值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积极探索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

从转化端发力,建好用好技术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让渠道更顺畅。新布局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和应用场景,让技术更成熟。引育并举,加快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让服务更专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推动,还要从宣传端发力,大力宣传好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好政策、好做法、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

谢谢!


来源:科技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