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年09月05日
经过2年多的建设,9月1日,我省“四大实验室”之一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农大农科院片区)17栋主体建筑进入收尾阶段。
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
未来,这块占地589.85亩、总建筑面积41.76万平方米的区域,将成为我国重大战略种源创新区、生物遗传基础和育种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区、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集聚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湖南加快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湖南区域创新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由第12位跃升至第9位。
6月25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湖南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此前一天,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揭晓。湖南主持完成的12个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陈政清教授主持完成的“永磁电涡流阻尼减振缓冲耗能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等指示要求,湖南不折不扣把殷殷嘱托转化为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生动实践——
2020年以来,我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6%,突破1100亿元,从全国第10位上升至第9位。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上升至全国第9位、第6位、第6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接近翻番,达1.6万家。
随之而来的,是人才群体的扩大,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被激发。
湖南也在全国科技大会的发言中说,要把人才作为关键变量,双向奔赴打造聚才“强磁场”。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芙蓉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三尖”创新人才工程等,推动“湘智兴湘”与“校友回湘”“湘商回归”良性互动,不断壮大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经费累计突破5亿元,增选两院院士6人,在湘两院院士达43人,28人获国家杰青、70人获国家优青,国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1000人,省级以上高层次科技人才突破5000人。
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科技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
今年3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低碳约束下沿长江工业园区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与示范”在湖南启动。由中南大学牵头的该专项将针对长江流域轻工行业水资源消耗大、污染负荷高、废水处理能耗大、末端废盐难回收等问题开展攻关。
此次攻关,不仅要形成轻工行业废水低碳近零排放,还要研制废盐优质回收利用成套装备,以期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湖南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清单,精准靶向攻关。
8月22日,由山河华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载重超3吨的大型无人运输机SA750U成功首飞。
SA750U得到2022年度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支持,坚持完全正向自主设计,采用全国产系统和材料,从概念设计到首架机成功首飞仅用时2年8个月,填补了国内商载3吨级别大型无人运输机的空白。
连续4年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我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已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3项。今年以来,我省聚焦11条重点产业链,又立项支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重大基础研究攻关项目6项、重点研发计划22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11项。
推动项目、技术在湖南加速落地、开花结果,湖南多措并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今年6月,《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和《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指数指标体系》及3个操作指引出台,提出强化高校成果转化导向、初始权益分配改革、支持高校设立持股平台等措施。
此外,我省大力实施“双高”对接专项行动,推动高校和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省内转化、就地转化。
目前,在湘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突破50%。
2023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湖南分院在长沙揭牌,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又走出扎实一步。
彼时,距湖南提出“科技创新高地五大标志性工程”不到3个月。2023年8月,湖南省委明确提出,滚动实施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升级、建设湘江科学城、实施“4+4科创工程”、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推进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
目前,长株潭自创区纳入国家首批自创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政策试点,稳步推进15项机制创新和10项试点示范事项。
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七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交易展示中心、湘江院士港等项目清表已完成90%,详勘完成95%。
“4+4科创工程”中,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主体工程全部竣工验收,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取得系列基础理论和关键应用示范技术突破;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服务用户超600个,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成功开展中低速轮胎滑行和自主可控飞机刹车系统地面动力学试验,力能实验装置二期力争筹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基地。
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培育和引进“五类”企业研发中心项目169个。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我省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已有5家,居全国第6、中部第1。
寄托着湖南科创愿景的五大标志性工程,正乘势而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科技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