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9日
今天上午,长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并举行揭牌签约仪式,这是我市市级层面建设的第一家工业技术研究院,也是国内首家增材制造工业技术研究院。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跃驷,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莫一平,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法制办等单位负责同志,华曙高科董事长许小曙博士、湖南兴旺集团董事长侯兴旺,以及我市从事3D打印技术上下游企业代表出席揭牌暨签约仪式,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揭牌签约仪式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跃驷主持。
华曙高科董事长、工研院院长许小曙在致辞中表示,工研院坚持以产业应用、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为主、项目机制、政府扶持、行业共享、持续发展”的模式组建,参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接下来,长沙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凯与华曙高科董事长、工研院院长许小曙签署工研院组建合同书。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莫一平讲话;最后,长沙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迎春宣布长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研究院成立,并与许小曙一起为工业研究院揭牌。
长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是在长沙市人民政府支持及指导下,由我市智能制造示范单位、国内工业级3D打印领航企业华曙高科牵头组建,于2016年6月29日正式揭牌运行。计划建设3D打印技术的创新平台、人才的协作基地、产业的孵化基地和我市科技体制改革的示范基地,从而大力提升我市乃至我省在全国3D打印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人才高端、技术高新、孵化高效的“三高”局面,在长沙形成3D打印新兴产业集群、促进3D打印产业规模化发展、引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许小曙博士表示,华曙高科作为牵头单位,集聚涉及3D打印装备、材料、软件等产业链上中下游要素的单位于一体,专注3D打印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着力从3D打印装备及材料开发、应用技术开发、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三个方向,积极开展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关,实现3D打印装备、适用材料和配套软件系统的创新升级,进一步推进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建立专业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意向合作单位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湘雅医院、中科院计算所、美国南加州大学、德国BASF集团、德国LSS公司、法国Prodways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DSM)集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
成立工研院,是长沙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加速转型创新发展的意见》(长发[2014]16号)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长沙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深入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今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科技三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新型研发平台。长沙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我省建设制造强省的战略规划,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以企业为主体,把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长沙增材制造(3D打印)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营,拉开了长沙市工业技术研究院运营的帷幕。今后,还将有更多类似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工业技术研究院陆续成立运营。工业技术研究院是集行业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并以技术研发、转让、服务维持自身运行。工研院根据市场远景需求,开发本领域前沿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产业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为依托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接受其他企业的产品开发委托,或与其他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通过技术与资本融合,进行产业技术转移,孵化培育若干创新型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开展技术与产品检测服务,制定行业技术标准。